英国发布重磅中英教育报告!关于中国留学生,英国人研究得很透...
2021年3月,伦敦国王学院(KCL)发布了一份名为《The China Question》(中国问题)的研究报告,回顾了近年来中英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关系。
该报告由伦敦国王学院(KCL)政策研究所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Mossavar-Rahmani商业与政府中心(M-RCBG)合作编撰,部分数据由咨询公司London Economics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提供。
报告一共分成5个部分,包括:
中英科研合作 中国留学生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学生赴英留学趋势 中国对全球高等教育体系的影响 结论
报告在开篇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研发支出方,也是英国最重要的研究合作伙伴。中国将在未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报告认为,从英方的角度来看,在 “后脱欧时代”,如何最好地与中国交往是英国外交政策的第一大挑战。因此英国亟需建立一个强大的构架,吸引中国参与到科研和高等教育中来。
而站在中方的立场上看,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对英国高等教育一直有很高的满意率和很低的辍学率,英国仍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
这份报告很长,一共有92页。为方便读者阅读,今天我们主要提取最重要的内容和大家分享,需要完整报告的读者可以在“英伦投资客”公众号后台回复“KCL”索取全文。
1. 中英科研合作情况
报告的第一部分,对中英在科研领域研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分析。
首先,报告肯定了中国近年来在研究领域的巨大进步。
与欧盟28国及美国相比,中国过去10年的研发总投入(R&D)增长幅度最大。
此外,中国年度出版物(包括文章和评论)也在2010年左右开始呈指数级增长,增速已然超越其它国家(美国、欧盟28国、英国),且至今仍未有进入平台期的迹象。
数据显示,英国的国内研究产出已经25年保持停滞状态,但中国国内的研究产出正在以指数速度增长。不过,中国的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仍远低于G7国家。
引用率方面,虽然中国的CNCI平均水平低于英国,但中国发表的论文量很大,被引用的次数也比较多,其中15%的论文被引用两次以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报告还指出,虽然中国在所有研究领域的论文产出都在急剧上升,但科学技术领域近年来已超过生命科学,成了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目前,中国的材料科学论文产量占世界该领域论文总产量的40%,计算机科学、工程、化学和物理学的论文产量约占30%。
其次,报告还专门回顾了近年来中英科研合作的情况。
数据表明,中英合著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十分可观,从1990年前不到100篇/年,到2000年约750篇/年(约占英国总论文数的1%) ,再到2019年增至16267篇/年(约占英国总论文数的11%)。
相比之下,2019年英美学者合著的论文约约占英国总论文数的19%,英德学者的这一比例则为10.5%。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到2019年这10年时间里,中英论文合著论文数量成指数型增长,排名也从10年的第9名逐步攀升到19年的第2名,仅次于美国。
这组数据反映了研发领域的一种转变,即关键的知识产权现在很少被任何一个国家或机构全资拥有,而更有可能被全球各国共享。
合作领域方面,中英两国主要集中在以科学技术和物理科学为基础的学科类别上,其次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等领域。
再具体一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科学、生态学、机械工程、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电信是两国合作最多的学科。
2. 中国留学生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性
在第二部分,报告特别关注了中国留学生给英国带来的经济影响。
报告指出,英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留学目的地。过去20年,在英中国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成为非欧盟学生中的主力军。
2018/19学年,国际留学生占英国学生总人数(485645人)的20.7%,其中,34.3万学生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中国学生占非欧盟学生总体人数的35%。
与此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也带来了强大的经济收益,中国留学生在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5至2018年间,英国教育相关的出口总额逐年攀升,并于2018年达到233亿英镑,排名所有类别出口量中的第一,金融服务领域以200亿英镑排在第二。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估计,2018/19学年国际留学生的学费收入占大学学费总收入的37%,其中欧盟学生贡献了12亿英镑、非欧盟学生贡献了59亿英镑。
2019年,英国高校从中国全日制学生群体收获的净教育出口收入约为37亿英镑,是当年最大的服务类出口收入,即便算上实体出口,也仅次于非货币黄金和石油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37亿英镑的出口额还不包括:1950个非全日制中国留学生、78000个在中国接受跨国教育(TNE)的中国留学生、10865个英国私校留学生以及29个在华英国私校创造的收入。
英国教育部和国际贸易部(DIT)表示,截至2030年,英国教育出口产值将提高到每年350亿英镑,预计国际留学生人数增加到每年60万名。
基于上述数据,报告在本章结尾指出,中国留学生对英国高校的重要性越来越不容忽视。英国政府需要把吸引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留学生作为教育发展及战略制定的基础性考量。
3. 中国学生赴英留学趋势
在第三部分中,报告分析了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并考察了中国留学生赴英留学的影响因素。
报告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日趋成熟,科研水平也日渐得到国际的认可。
总体来看,过去20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增长了8倍,从1998年的5.9%上升到2018年的53.8%。
2018年,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达到了4700万,占全球高等教育接受人数的20%。早在1998年,中国仅有600万学习者接受高等教育,约占全球总数的6.8%。
大学排名方面,《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21年全球大学排名的数据显示,中国有5所大学进入世界前200名,另有31所大学进入前1000名。
与此同时,中国顶尖大学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清华大学排名全球第20位,北京大学排在第23位,复旦大学则排在第70位。
科研方面,过去10年中,中国拥有多篇高被引论文(引用数量较高的论文)的学者人数也在增加。
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人数已超过英国,排名全球第2,占全球高被引学者总数的12.1%。
报告指出,虽然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显著提高,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国内无法为所有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高质量高等教育。因此,中国学生仍有很大的出国需求。
但另一方面,中国每年的新增人口在逐渐下降,到2025年大学生总人口也会呈现下跌。彼时,中国是否会出于“留住劳动力”的考量,未来是否仍愿意大规模输出高学历人才,值得英方关注。
为此,这一章特别考察了影响中国留学生目的地选择的因素,其中大学排名和专业排名被视为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然而,学校和学科排名并不是驱使中国学生赴英留学的唯二因素。
报告还发现,“良好的教育质量”是中国学生选择赴英留学的重要动机,93%的学生认为指出这一点“非常或极其重要”。
此外,“获得新的经验”对89%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是“非常或极其重要的”,而8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结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
留学满意度方面,中国留学生对总体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都是高于其他国家学生的,这一点即使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也没有改变。
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的辍学率也很低,仅为2%,明显低于英国学生(7%)、欧盟学生(5.2%)和其余其余非欧盟学生(3.6%)。
失业率方面,在接受调查的中国留学生中,有(无薪)工作和继续深造的中国毕业生占61%,失业率仅为5%,其中因找工作或继续深造而失业的中国毕业生占2%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还特意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竞争国——美国为何逐渐丧失对留学生的吸引力。
除开全球疫情因素不谈,近年来紧缩的签证政策、政治环境、高昂的学费一直是阻碍赴美留学的拦路虎。
2019年秋季,因签证问题取消美国入学申请的人数再度飙升,并成为阻碍国际留学生赴美学习的第一大因素,造成了超850亿英镑的损失。
基于上述分析,该报告对未来7年的中国海外留学生人数做了一个预测,如下图所示:
其中,红线是实际留学生人数,蓝色是预测基准线,绿色是乐观预测线,黑色是悲观预测线。
可以看出,2027年将开启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的平台期。
即便如此,报告在本章结尾指出,英国高校仍要权衡好多方因素,争取继续吸引到下一代中国留学生赴英留学。
4. 中国对全球高等教育体系的影响
如果说前3章更多讲的是英国高等教育和中国留学生,那么第4章则聚焦于中国高校对英国乃至其他国际学生的吸引力。
这份由英国人撰写的报告指出,在疫情冲击下,那个由西方主导全球高等教育时代即将逝去,中国正在不可阻挡地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在过去的20年里,到中国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显著增加,从2000年的52150人增长到2018年的近50万名,足足增长了10倍。
这些学生中近60%来自亚洲,包括排名第一的韩国和排名第二的泰国。
紧随其后的是第三的巴基斯坦和第四的印度,这些国家均有大量学生在中国大学留学。此外,还有16.6%的国际学生来自非洲,15%来自欧洲,7.3%来自美国。
同样的,对于英国学生来说,中国高校的吸引力也在逐年提高。
报告援引最新数据指出,短期来华学习的英国大学生人数同比增长17%。2017-18学年,中国接待了759,25名短期来华学习的英国大学生,占当时该群体总人数的10.9%。此外,中国已成为英国学生海外全额留学第9大受欢迎的目的地。
英伦投资客写在最后
读完这个报告,我不禁感慨英国人对中国的研究还是挺透的。
这份报告不仅挖到了很多重要数据,甚至还结合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英国留学产业的隐忧,并对中国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不吝赞美之词。
总的来说,过去10年里,随着中国留学生赴英人数的逐年增长、中英科研机构在科技等领域的纵深合作,中国已深深与英国在高等教育、科研合作等领域交织在一起。
在国际局势愈发不明朗的今天,如何巧妙化解高等教育合作中的风险和收益,正是KCL发布这份《中国问题》报告的初衷所在。
在结论部分,报告从赴英留学人数、签证和招生政策三个方面给出了如下意见:
留学生人数方面,英国政府不应该限制国际学生人数,尤其不能对中国留学生人数进行限制。
签证方面,英国政府应继续优化针对留学生的签证费用、处理时间和工作权利等问题,因为这是吸引留学生赴英留学的一大关键。
最后,报告指出,英国高校要更加关注国际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更加注重国际学生体验的整体质量。
*微信公众号“英伦投资客”后台回复“KCL”索取《The China Question》报告全文PDF。
----
*英伦投资客将在周末增加推送英国教育方面的内容,欢迎关注。
*欢迎添加英伦投资客-教育小助手Jason微信(微信号:LondonJM),朋友圈推送最新英国教育资讯和相关干货。